學別人寫這篇然後可以抒發我的碎碎念
印度教與種性制度和社會結構組織密不可分的,就像伊斯蘭教國家一樣,她們都有她們的社會規範,而不是你想脫離就能被社會所允許,說不定連你的親朋好友都會被唾棄!~~回覆天真的旅伴想法
而這2種傳統社會還是施行著以往的制度,所以才會屢見不鮮的不平事件發生(違反種性制度而自行被處死)
像這種情況干不干涉都是兩難~真是父子騎驢
因為他們的傳統觀念就是如此,就算你插手這次,能插手千千萬萬次嗎?而且這是人家家裡的事,就別像老美老是管到別人家去,就算是聯合國出面,你可知是否有利益糾葛ㄋ)
但是不去改變就永無翻身之地,那生活在那處境的人豈無翻身之處
(有感而發推薦一本書燦爛千陽)
就像每每到這類國家,我都會掙扎是否要給予他們東西
給了怕他們好逸惡勞,甚至小孩直接靠乞討過活,而不想接受教育去改善生活
不給又覺得他們只是想要體驗不同國家的食物吧了
所以現在就以是否為主要觀光區以及他們的態度決定,
觀光區的小孩絕對不給,因為都要習慣了,甚至收到大鈔也面無表情~~所以我一直反對給錢,甚至還有遇到不給惡言相向的 @_@
比較少觀光客的區域若是小孩不懂得要東西的我才會給
~可是會不會也是我這種人寵壞他們的
所以我最鼓勵的是努力謀生的,不論是賣甚麼東西,在合理的價位,我覺得都要獎勵他們
跟他們交捐,他們才有一技之長過以後的生活
要教他釣魚而不是給魚~~謎之音:不給魚他就餓死了,學會釣魚哪有用
維基百科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估計數)(德國一機構統計數字為約9億),僅次於擁有超過20億信徒的基督宗教和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所有的印度教派別都以撰于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經》作為經典教義。在此之外,各派別還各自信奉其他不同的經文。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宗教的影響深入到它的社會與文化的每一部分。宗教在這個國家及其絕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決定性的角色。
印度是一個宗教色彩非常濃厚的國家,宗教也眾多,幾乎能在印度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宗教,被稱為「宗教博物館」。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約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紀雅利安人創立的婆羅門教,公元8世紀左右,商羯羅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義,發展成為印度教。該教綜合了多種信仰,非常複雜。
印度教將人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的地位最高,其餘種姓的社會地位依次降低。各種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規和風俗習慣,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這四個種姓以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人——賤民,即所謂「不可接觸者」,聖雄甘地將賤民稱為「哈里真」(意為神之子),印度獨立後統稱「達利特」(意為受壓迫的人)。他們的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好像被排斥在社會之外。印度教種姓制度下的婦女地位低下,支持童婚,寡婦的境遇悲慘。種姓制度把印度教社會分成若干社會集團,集團之間有高低之分,貴賤之別,給印度社會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雖然印度經歷了經濟的現代化以及有關禁止歧視以及結束階級結構的法律的制訂,種姓制度在印度社會的地位依然重要。
伊斯蘭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13.4%的印度人信仰伊斯蘭教。由於印度人口增長速度很快,印度已經超過印度尼西亞,成為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伊斯蘭教是在公元8世紀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而傳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紀後,北印的大多數王朝統治者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特別是莫臥兒王朝,印度也因此留下了相當多的伊斯蘭教建築。作為外來宗教的伊斯蘭教和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在印度導致了一系列的宗教衝突,印巴分治局面也是因為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造成的,在印巴分治時造成了宗教仇殺的慘劇。在現代,印度這兩個主要教派依然存在深刻的矛盾。
錫克教、佛教和耆那教都是起源於印度的宗教,不僅在印度,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基督教、祆教、猶太教和巴哈伊教也是有影響的宗教,但人數稍少。
儘管宗教在印度的影響很大,但是也有不少人接受無神論和不可知論。
印度教
印度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信徒人數接近9億,占人口的80.5%。大約5000萬印度裔的印度教徒居住在海外(特別是
美國和
南非)。印度是印度教的發源地。印度擁有數量最多的印度教徒。
印度人(Hindu)這個詞 源自"Sindhu"一詞,意思是從
印度河流域 (即印度)來的人。印度教在印度有漫長而多變的歷史, 幾乎與印度的歷史一樣長。印度教大致起源於公元前2500年。它與其他宗教不同,沒有單一的創建者,沒有完整的神學體系和道德體系,也沒有中央組織。 現代印度教由於受到其他宗教的影響,在形式上更接近於現代意義的宗教。不過,與其說它是一種宗教,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方式"。
自7世紀起,印度不斷受到來自
阿拉伯和
阿富汗帝國的
入侵。 然而,印度教倖存了下來。人們認為原因在於印度教本身的包容性,另外,一部分也是因為一些入侵統治者,如
阿克巴, 實行了寬容的政策。
佛教
佛教起源於印度北部今
比哈爾邦。
釋迦牟尼還在世時已經贏得了大批信徒,主要流行於富裕階層和上流社會。到
9世紀,印度的信徒以數十萬計,不過其他宗教數以百萬計。
印度佛教後來
衰落,近百年來發源地反而遠不如遠東諸國。其原因存在著爭論。一個重要原因是印度教和佛教社會的融合以及印度人
Vedanta運動的興起。很多人認為印度教對佛教的吸收導致佛教的迅速衰落。同時,
穆斯林入侵者對佛教的寺院,圖書館和體系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許多印度佛教徒倖存下來,移民到
斯里蘭卡、
西藏和其他亞洲國家。失去了主要的朝聖中心,原來的上流社會被新的伊斯蘭上等階級取代 導致了佛教在印度的衰落。
二戰以後,印度的
佛教復興引人注目。
1956年,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之一
B. R. Ambedkar帶領數千追隨者昄依佛教,以抗議
種姓制度。此後較小規模的昄依活動一直持續。四分之三的"新佛教徒"住在
馬哈拉施特拉邦。其他的信徒則包括
Ladakh、
錫金邦和
阿魯納恰爾邦的
金剛乘教徒, 少部分
孟加拉地區部落民和西藏難民。今天在印度大約有800萬佛教徒。
耆那教
耆那教和印度教、佛教和錫克教是起源於印度的四種主要
Dharmic宗教之一。總體上,儘管耆那教徒只佔印度總人口的0.4% (大約420萬),他們在印度社會中的地位卻相當顯要。絕大部分印度的耆那教徒都生活富足。他們所擁有的權力和財富與較少的人口很不相稱。按照2001年印度人口統計,耆那教徒的識字率最高,達到94.1%,而全國平均水平只有64.8%。
基督教
根據傳統,
基督教在公元第一世紀就已經由
使徒多馬傳入印度(52-85年)。他在印度傳教的歷史記載在偽經
多馬福音,以及較少為人所知的
多馬啟示錄中。在這些書中,多馬被當成拿撒勒的
耶穌基督的孿生兄弟,宣稱自從多馬一看見基督顯現,就變得十分虔誠。他使一位馬拉巴爾王子皈依,在王子的土地上建立了一座教堂。按照多馬福音,他後來安葬在這座建築物的地基里,傳說位於靠近孟買的地方。
多馬在印度傳教的事情已經被學者研究了幾個世紀。他們懷疑其準確性,以及沿馬拉巴爾海岸印度基督徒社區建築的傳說。
第2世紀,敘利亞猶太基督徒(現稱為Knanaya人)的到來,使基督教在印度得到鞏固。這個
喀拉拉邦的古代基督徒少數民族稱為
聖多馬基督徒或
敘利亞基督徒。
聖多馬基督徒,特別是Knanaya人有很強的猶太歷史聯繫。他們是最古老的基督教形式之一:
敘利亞基督教是東正教的一支,在印度指
聖多馬基督徒。要注意,"聖多馬基督徒"是一個消失的名詞,許多喀拉拉邦的非聖多馬基督徒經常被錯誤的貼上這個標籤。喀拉拉邦的絕大多數基督徒並非聖多馬基督徒或Knanaya傳統,而是當地本土皈依者。
羅馬天主教在
歐洲殖民期間來到印度,開始於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
瓦斯科·達·伽馬抵達
馬拉巴爾海岸。在
19世紀初基督教傳教活動增加。今天,基督教是印度第三大宗教,占人口的2 - 2.9%。基督教流行於南部的
喀拉拉邦和
泰米爾納德邦,東北部的
那加蘭邦、
米佐拉姆邦和西部的
果阿邦。
2008年夏季,極端印度教團體
印度青年民兵在
奧里薩邦展開對基督教徒的大規模攻擊,殺害基督教徒與縱火焚燒教堂、孤兒院及信徒的家
[1]。華人媒體把該團誤為極端佛教徒
[2][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在公元
8世紀初傳入印度。在此後的年代里,伊斯蘭教對豐富和加強印度文化做出了很大貢獻,不僅形成了印度北方古典音樂(印度和中東元素的合併),而且鼓勵a grand tradition of
烏爾都語 (
印地語、
阿拉伯語和
波斯語的合併) literature both 宗教與世俗。
泰姬陵和其他陵墓是莫臥兒王朝的禮物。
2001年,印度有1億3000萬穆斯林,最集中的地方是
克什米爾、
喀拉拉邦、
西孟加拉邦、
阿薩姆邦和恆河平原的一部分。恆河平原上的
北方邦是穆斯林最多的一個邦。
祆教
祆教(Zoroastrianism)是古代
波斯的一種宗教,仍在印度流傳,信徒稱為帕西
Parsi。許多世紀以前在今日的
伊朗,祆教徒遭受到
穆斯林統治者的迫害而逃到印度而被一位印度國王保護並安置他們在印度西部
古吉拉特的
Sanjan。
錫克教
大約400年前,
錫克教創立於印度西北部的
旁遮普邦。
2001年,印度有1930萬錫克教徒。今天許多錫克教徒還住在旁遮普——世界最大的錫克人省份和錫克人的發源地或家鄉。其餘的主要集中在鄰近的
哈里亞那邦和
新德里。最著名的錫克教廟宇是
金廟,位於旁遮普邦的
阿姆利則。許多錫克人在軍隊服役。印度現任總理
曼莫漢·辛格也是一名錫克教徒。旁遮普是錫克教徒的精神家園,也是印度唯一一個錫克教徒占多數的邦。
猶太教
印度西海岸和
地中海地區之間很早就有貿易聯繫,那裡在公元前1世紀已經出現了小型的
猶太人居留地。在
喀拉拉邦的一個猶太社區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70年
耶路撒冷陷落,定居在
Kodungallur (舊名Cranganore)和
柯枝這些城市已經至少1,000年。 柯枝的Paradesi 會堂,重建於1568年,喀拉拉建築風格 but preserves the ritual style of
Sephardic rite, with
巴比倫和
Yemenite influence as well。
柯枝猶太人,大部分集中在古老的"猶太城",were 完全integrated 入當地文化,說
馬拉雅拉姆語,取當地名字 while preserving
希伯來語知識以及與
西南亞的聯繫。猶太人的一個分支,稱為
Bene 以色列人,已經居住在沿著
Konkan海岸的
孟買、
浦那和
艾哈邁達巴德及其附近幾乎2,000年了。與柯枝猶太人不同,他們住在鄉下,與其他猶太社團聯繫很少。They always remained within 正統 Jewish fold, practicing the Sephardrew is coolite 沒有
拉比, with
猶太會堂 as 宗教和文化生活的中心。隨著
大英帝國的擴張開闢貿易路線,第三個猶太人團體,
巴格達猶太人移民來到印度,主要定居在孟買和
加爾各答。許多巴格達猶太人經商致富,participated prominently in 這些新興城市的經濟領袖。As a result of religious pressure elsewhere,包括
forced conversions of
馬什哈德 (
見穆斯林猶太人), their numbers were increased by 宗教難民。巴格達猶太人大部分來自
奧斯曼帝國、
波斯和
阿富汗。
柯枝猶太人的人口始終很少,1951年時還有5,000人,到1990年代初已經下降到只有大約50人。同一時期,
Bene 以色列人從20,000人下降到5,000人,
巴格達猶太人從5,000人下降到250人,大部分人都移民去了
澳洲、
以色列、
英國和
北美洲。根據1981年印度人口統計,印度有5,618名猶太人,比1971年的5,825人有所下降。1991年的人口統計顯示其人口繼續下降,只有5,271人,大部分居住在
馬哈拉施特拉邦和
喀拉拉邦。
Knanaya和
聖多馬基督徒基督徒團體與猶太教也有很強的歷史聯繫。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國外旅遊」
顯示文章地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