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高雄先到鴨肉和去吃早午餐
然後我弟送我去看展
清明上河圖
建議看中國風水畫作一定要先聽講座或是租導覽~~不然就會不知在看甚麼
要是真不想聽這麼落落長也先聽4分鐘的導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uRm8FYzeME
展覽介紹 http://river.ishow.gmg.tw/about_01.html
展場第一部分有4幅 分別是北宋張澤端版 仇英仿作的《清明上河圖》 還有清院本。此本最為富麗,幅度也較「仇本」及「張本」長。&清院版放大版
展場第二部分是電子版 還有人物創作布幅
展場第三部分是動畫版 動態版與原本的畫作之差別在於中國館展出之圖片,圖中的人物或物件都會移動;此外,動畫版中亦增設夜間畫面,每四分鐘一個日夜循環。
時代背景
清明有三種說法~1指清明節 2指政治清明 3指汴京的街坊名
地點是北宋首都汴京城現今開封城 上河是汴河
《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三个段落,首先是汴京郊外的景物 中段描绘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 后段是市区街景的写真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正是北宋畫院工匠精密描繪與文人書寫美學的結合
是我最愛的版本~~覺得他就像西方的安格爾!
張擇端的「兼工帶寫」正是北宋畫院工匠精密描繪與文人書寫美學的結合。「上河圖」不偏廢「工匠」描繪的「工」,也吸收「文人」瀟灑抒情的「寫」,「兼工帶寫」,說明了「上河圖」融匯兩大繪畫傳統的成就,足以代表十二世紀世界繪畫藝術的最高顛峰。
「上河圖」描寫北宋首都汴京的城市繁華,從城市近郊駝炭入城的驢隊開始,有官家踏青轎子從郊外回城市,也有城裡一家人出外。開始一段就點出城市特質,如同把視野先放在城市邊緣的交流道,進城,出城,構成繁忙交通,暗示城市主題即將出場。
傳統城市多與水有關,交通運輸、灌溉、居民生活都離不開水。沿河兩岸也常是城市最繁榮的地帶。如同淡水河與台北的關係,萬華、大稻埕、大龍峒,都是沿河發展的商業集散地。
「上河圖」也以汴京的「上河」為前段主題,江南物資北上的漕運支持了都市的經濟生活,靠岸的商船正在卸貨,縴夫拉船停泊,貨物由腳夫苦力搬運下船,船夫卸下�杆,船尾尾舵,艙板上鉚釘,一切細節逼真入畫。
一般人嘆服張擇端對城市巨細靡遺的描繪能力,然而張擇端「上河圖」最驚人的應該是他組織細節的能力。
「上河圖」是一部電影,張擇端是偉大的導演,他描繪汴京,如同費里尼描繪「羅馬」,如同小津安二郎描繪「東京物語」,如同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他們都為自己生活於斯的城市做了最動人的紀錄與思考。
城門口人來人往,一個官家隊伍正出城,騎馬經過的官人,忽然回身,看了城寧口一名討飯乞丐一眼。張擇端安排了這場戲,這是好導演才會有的深沉心事。沒有心事,城市如何繁華,也只是荒涼。
想想西方藝術15世紀可是才開始ㄋ!!
原作在北京故宮博物館
這裡畫作上方是描繪官人要進京城.前有開道人士驅趕不必要人等
下方則是落魄文人要離京城 兩相對比不勝唏噓
有漕運代表與南方蘇杭魚米之鄉互通有無
說到漕運推薦看 漕運碼頭~~題外話
孫羊正店
東城門 有駱駝商隊 代表與北方之間有貿易往來(北方指外族.遼金夏..)
修車子的商店與說書攤
簡易的外搭棚架上方用石塊或重物壓住草席或布塊下方再加上竹竿即成
船來不及收起船杆即將撞上虹橋
可見船上.橋上.岸上三方人馬的緊張氣氛
不論哪個時代哪個背景都有超級雞婆的人(岸邊) 還有船上有無忙者(船上前頭上方)
宋代的凱悅大飯店的下午茶
腳店~~旅館也
流浪漢脫衣抓跳蚤
漕運之船身堅固無比